在线询价微信咨询
在线定制
欢迎进入智淼消防检测设备,消防安全评估设备厂家官网!
优质品牌消防检测设备、安全评估厂家

提供送检服务、培训、申请资质、消防工程师等问题

4006-598-11918910580194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全国咨询热线18910580194

智淼消防检测设备,消防安全评估设备厂家

公司地址:苏州市常熟市黄河路275号城市之星119室

联系电话:4006-598-119

公司邮箱:1334605518@qq.com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关于高层住宅电井间是否应设置感烟探测器的分析与建议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1-14 14:36:35点击:15

信息摘要:

随着城市住宅向高层化、超高层化发展,电井内铺设大量电力、电信及弱电线路,且运行温度、电气设备故障等因素可能诱发火灾。感烟探测器作为早期火灾报警与联动控制的重要设备,其在建筑内不同功能空间的设置往往关系到火灾发现的及时性与扑救难度。因此,围绕“一类高层住宅电井间是否需要设置感烟探测器”这一问题,本文将从规范依据、风险分析、技术可行性、工程实施与维护、以及政策与实际操作建议等方面展开系统论述,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供设计、审查与物业管理部门参考。

1763010133723259.png

一、规范与法规依据

  1. 和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
    目前我国关于建筑防火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主要包括《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若干规定(高层建筑条款已并入GB 500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以及各地消防技术规范和职业规范等。GB 50116 中对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不同场所的设置有明确条文,但在如何处理电井这种竖向封闭空间时,通常需结合具体建筑性质(如一类高层住宅)、电井的功能和分区等级来判定报警设备的必要性与类型。

  2. 对“电井”“竖向设备间”的相关规定
    通常把电井、设备竖井、管道井等划分为竖向竖井类防火分隔部位,要求其防火隔离、封堵和耐火等级。对于是否必须安装感烟探测器,标准并未对所有电井一概决定,更多强调风险分级、可燃物存在与否、人员疏散影响以及火灾传播可能性。例如,当某一电井内存在可燃材料、变压器、电缆汇流处或可能形成烟气对住户生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时,布置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包括感烟探测器)应被视为必要措施。

二、电井火灾风险分析

  1. 电气故障为主要火源
    电井内电缆长期运行,连接点多、老化、接触不良或短路都可能引发电气火灾。电缆起火时会产生大量烟气,烟气沿竖井向上、向下扩散,容易突破楼层分隔形成垂直蔓延,威胁整栋楼的防烟分区与疏散通道安全。

  2. 烟气传播对住户生命财产的威胁
    尽管电井本身并非一般人员活动场所,但竖井常与楼梯间、电梯井、结构缝隙等相连或通过穿墙孔、风道未完全封堵而形成通道,从而使烟气快速进入住户住宅或公共疏散空间。尤其在夜间,浓烟是主要导致人员中毒窒息的因素,早期探测、报警对减少人员伤亡至关重要。

  3. 火灾扑救困难与设备损坏风险
    电井内火灾扑救难度较大,且可能导致供电、通信等关键系统瘫痪,影响消防应急照明、消防电梯与联动系统功能,进而扩大事故后果。因此对电井进行早期监测与告警,有助于缩小火灾发展规模并为应急处置争取时间。

三、感烟探测器在电井中的适用性与技术考量

  1. 感烟探测器的类型与适配性
    常用的火灾探测器类型包括点型烟感(光电或离子型)、线型感烟(光束型、光纤型)、温感探测器、复合式探测器等。电井内由于空间狭长、空气对流性强,单一的点型探测器若布设不合理可能存在盲区、误报或漏报问题。线型感烟或布置多个点型探测器并结合风流设计是更为有效的做法。

  2. 抗电磁干扰与供电/通信稳定性
    电井内电缆密集,电磁干扰较强,探测器及其布线应采取屏蔽、合理接地、使用抗干扰编码通讯或总线型系统。同时,探测器的供电应与报警控制器采用可靠电源,并考虑备用电源以保证在火灾初期或电源故障时仍能正常工作。

  3. 防护等级与防误报措施
    电井环境灰尘较多、温度和湿度变化亦可能较大,需选用防尘、防潮等级较高的探测器,并配合小时巡检、滤尘装置或隔离箱等措施以减少误报。此外,合理设置报警阈值、采用多传感器联动(烟温联动)能够提高判别准确性。

四、工程实施与维护管理

  1. 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与布置原则
    设计阶段应基于消防风险评估结论确定电井内是否必需设置感烟探测器、探测器型号与具体布置位置。一般原则包括:覆盖电缆集中的节点、竖井顶部及底部(烟气易聚集区域)、靠近穿楼板或与公共空间相连的开口处。布线应尽量沿消防电缆敷设规范执行,并实现与消防报警主机的可靠联接。

  2. 施工与验收要求
    施工中应确保探测器安装高度、朝向及固定方式符合产品说明书及规范要求,并对电缆穿墙、管道穿楼板处进行严格防火封堵以减少烟气逸散路径。验收时需进行功能测试、联动测试(例如与电源、排烟、联动关断设备联试),并出具检测报告交由消防主管部门或竣工验收立项备案。

  3. 日常维护与定期检测
    感烟探测器需要定期清洁、校验和更换,建议纳入物业管理的设备台账,执行定期检测(如每月目视检查、半年或年度的功能测试与清洁)。对于发现误报或故障的设备应及时处理,保持报警系统处于良好状态。此外,做好应急预案、演练,提升物业及住户对电井火灾的早期识别与处置能力。

五、政策、地方实践与案例借鉴

  1. 地方规范与实践差异
    不同城市或地方可能针对高层住宅电井设置有更细化的要求或解释性条款,尤其在一些高层密集或历史事故频发的区域,地方消防部门倾向于更严格的监控与报警布置。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同时参考 标准和当地消防规范或消防设计审查意见。

  2. 典型事故与教训
    国内外多起高层建筑因电缆火灾导致烟气扩散并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的事故表明:电井火灾虽非直接人群集聚场所但其对建筑总体安全具有放大效应。某些事故还暴露出未对关键竖井设置监测探测、未及时封堵烟气通道或系统联动失效等问题。因此以这些教训为鉴,在可行的前提下实施感烟探测和联动策略具有现实必要性。

六、综合评估与建议

  1. 综合评估结论
    对于一类高层住宅中的电井,是否必须设置感烟探测器应基于风险评估结果、规范要求与实际工程条件综合判断。一般情况下,若电井内敷设有大量电力电缆、存在可燃材料、与住户或公共疏散空间有潜在烟气通道,或电井内设备一旦故障将影响整栋楼供电与通信,则建议必须设置感烟探测器并与楼宇消防报警系统联动。若电井为完全封闭、无可燃物且具备高标准的防火隔离与封堵措施,且依照地方规范可免设,则可考虑不安装,但需有其它替代性监测或更高标准的被动防火措施以确保安全。

  2. 具体建议

  • 设计与审查:在设计阶段开展详细的火灾危险性评估,明确电井内探测器的必要性、类型与布置方案;工程审查时参考当地消防部门意见并记录在案。

  • 探测器选择:优先采用光电点型与线型感烟结合、或烟温复合探测器;在电磁环境复杂处选用抗干扰性能高的设备。

  • 联动与备用:将电井探测器与消防控制室、智能楼宇系统及应急照明、通风/排烟联动,并配置可靠的备用电源。

  • 防误报与维护:采用防尘、防潮外壳,设置合理报警阈值,制定定期清洁检测计划并归档。

  • 被动防火措施:加强电缆竖井的防火分区、穿越处的防火封堵、耐火材料选用,以降低火灾发生概率与烟气扩散风险。

  • 地方政策协调:与当地消防主管部门沟通,依据地方规范或审查意见对具体项目采取适当加强或简化措施。

  • 宣传与演练:组织物业与住户开展消防安全宣传与应急演练,提高住宅整体防火与自救能力。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8910580194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4006-598-119

二维码
线